香港资讯:数字技术如何驱动音乐下一个未来?
科技创新深刻影响音乐这门艺术近百年。战略转型后的腾讯音乐,试图通过科技力的储备,探索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价值升维。
作者 | Cindy
编辑 | 刘珊珊
“未来机器会在音乐里占有一定的地位。”
19世纪末到20世界初期,在以电力革命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西方世界,音乐家们逐渐看到了技术改变音乐的可能。在1907年出版的《音乐新美感的描述》中,意大利钢琴家及作曲家费卢西奥·布索尼畅想着,未来音乐发展与机器、技术的结合可能性。
随着人类进步与科技发展,音乐发展与技术进步越来越交相辉映:无论是黑胶唱片到卡带、CD、数字专辑对传播方式、载体的演变,还是电子合成器、电脑软件让音乐制作门槛越来越低,都证明音乐不仅是人类内心情感表达方式,更是人类最新科技的呈现。
毋庸置疑,在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对音乐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会明显,如同一位独立音乐人表示的那样:“科技高速发展,对音乐生产、存在、传播、欣赏、商业几大模式都有重要改变。”
对所有从业者而言,比如音乐平台,这都是长期战略考量。
3月22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发布了截至2021年全年及第四季度财报。从最新财报看,其交出了2021年总营收312.4亿元,Q4调整后净利润为8.73亿元,连续13个季度盈利的成绩单。同时,创造了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达7620万,付费率达12.4%的新高表现。
稳健增长外,不容忽视的是另一个数字:2021年全年,腾讯音乐一般及管理费用为40.1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29.3%。
表面看,上述数据同比增长如此高,直接收窄了盈利。但背后反映出,在“一体两翼”战略深化落地之下,腾讯音乐已将未来竞争、发展重点,放在了科技力的储备上——最直观表现,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已在腾讯音乐获得更广泛使用,“元宇宙”概念不仅出现在财报里,也落地到了TMELAND应用上。这些产品、技术方面的创新探索,无疑将增加研发方面的投入。
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助推引擎,为了拥抱更远未来,以及寻找行业价值新增长点角度看,腾讯音乐必须进行持续研发投入。那么,这些深度投入将为腾讯音乐带来哪些长期价值?为中国音乐开启怎样的新想象空间?
01
聆听创新:虚实连接,满足人们未来想象
很长一段时间,音乐现场表演需在某个特定空间内进行。后来,随着扩音技术、空间声场进步,音乐现场表演可以在数万人聚集的物理空间——比如演绎馆、体育场内展开。但对观众来说,都只是单纯的听众。
科技迭代下,让观众更具沉浸感、互动性的虚拟演出,成为音乐传播、欣赏最新方式:在一个数字虚拟空间里,上百万来自天南海北的观众,借助数字分身穿梭于虚拟与现实之间,与歌手亲密互动,欣赏现实难以拥有的舞台效果,带来前所未有的现场体验。
这正是元宇宙浪潮下,人们设想的未来互联网场景之一。不同的是,当大多数平台、公司对元宇宙的探索尚未正式起步,在音乐行业元宇宙已经成功落地首秀。
去年底跨年夜上,腾讯音乐推出了国内首个虚拟音乐嘉年华TMELAND——百万“数字分身”在“占地13平方公里”的虚拟岛屿上,欣赏五月天及其他音乐人跨年演唱会的直播屏幕,并在一起蹦迪、互动、欢呼中跨年。
作为元宇宙重点方向之一,诸多平台去年以来举办了多次虚拟音乐演出探索,TMELAND不同之处是,打造的沉浸式体验是跨越式的全景演出,在整体体验上有很大突破,音乐内容、使用场景的再次拓宽,最大程度满足用户对未来音乐的想象场景。
从最新财报来看,这种面向未来的探索在财报数据上还未能更多体现,但所有从业者都相信,这有着极高的价值:一方面,在元宇宙浪潮里,音乐是最好的消费场景之一;另一方面,打造了一种全新的传播路径,为音乐行业提供了更长期的全新窗口。
腾讯音乐显然对此抱有厚望,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首席执行官梁柱表示:“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产品创新,在平台上为我们的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沉浸式音乐娱乐体验。”这意味着,虚拟交互2022年会继续成为腾讯音乐重点探索方向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虚拟交互探索对腾讯音乐而言,也是基于技术、内容和产业上的沉淀优势。
从技术来看,其采用了元象自研的端云协同等众多创新技术,以及腾讯云云原生技术方案,突破大场景和多用户同时在线的限制,创造出高画质、可交互、轻终端的流畅3D体验。
同时,腾讯音乐也有着丰富的虚拟演出经验——财报显示,2021年全年,TME live共举办了56场线上演唱会,为TMELAND的推出积累了丰富的线上直播技术和经验。比如TME live刘宪华专场音乐会,就是行业首次融合XR技术,利用最新尖端科技将虚拟、现实和4K直播功能结合在一起,实现真人歌手与二次元形象实时互动的线上live。
产业布局上,2020年11月,腾讯音乐与虚拟演出服务领导者Wave达成战略合作;2021年9月,腾讯音乐联合Roblox推出了《QQ音乐星光小镇》。今年3月,腾讯旗下还新增了一个关于“虚拟演唱会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的专利。
如果说虚拟演唱会还只是探索尝试阶段,但更多技术与音乐的融合,其实早已多元化改变音乐的传播、欣赏体验方式。比如每位用户都体验已久的NLP个性化、自定义音乐,以及社交创新的大规模应用。
去年11月,QQ音乐、酷狗音乐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年轻化产品迭代,QQ音乐推出M-PETS音乐宠物、乐心、互动歌单等一系列促进社交的创新功能。酷狗音乐则推出“音乐精灵”功能,以及全民K歌伴唱模式,都有黑科技的加持体现。
《听见‘听不见’的音乐》
此外,从帮助用户玩转音乐的“智能吉他谱”、“分布式K歌”等黑科技,到“TME天琴实验室”为中高频听力损失人群打造的首张低频公益专辑《听见‘听不见’的音乐》,围绕用户所开发的新技术、新体验接踵而至。
不仅是腾讯音乐,如今全球其他流媒体平台,在音乐多元化体验上同样“煞费苦心”。去年1月Spotify获得了一项利用声音分辨情绪的专利,能够通过声音识别技术分析用户情绪、性别、年龄等,用于歌曲推荐;6月,Apple Music发布空间音频与无损音频,创造出一种沉浸式聆听体验。
02
制作迭代:降低门槛,科技进化音乐创作
数百年来,音乐都是一个高门槛的“古典”行业——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电子合成器等技术、工具的诞生,降低音乐创作门槛,那么音乐能否像如今一样百花齐放,成为一个无数音乐人参与的庞大产业。
事实上,传播、欣赏模式外,科技对音乐创作模式上的迭代,更是影响深远。
2019年,为解决好音乐“曲高和寡”问题,TME旗下的创新技术团队走访数十家音乐厂牌,通过接触广大音乐人,直接深入理解音乐行业各个环节的痛点、需求,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自主研发出了PDM技术(Predictive Model)。通过PDM技术,一首好音乐能够被精准挖掘、推荐,从零播放量一跃成为爆款金曲。当年国际音频检索评测大赛(MIREX)上,PDM一举打破世界纪录。
PDM技术一举打破世界纪录
过去一年里,PDM技术分析了数千万音乐内容,不少小众冷门歌曲走红,《微微》《收敛》《厚颜无耻》《时光采样》《一路生花》《孤城》等大量“爆款”热歌,都在PDM技术助推下全网大火——如国风歌曲《孤城》,自发行后飙升至国风垂类榜首,并在2021年第四季度获得了近10亿播放量。
大量非头部音乐人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曝光。即使是零播放量的作品,也能根据音频和歌词内容,给予充分且匹配的受众识别与曝光。另外,PDM技术还能根据唱功、音色独特性等特征对歌手live进行智能评估,助推原创音乐人出圈——在腾讯音乐人专为扶持词曲创作者推出的“亿元激励计划”中,就引入了PDM技术,从新人到当红音乐人,都有机会获得海量资源,并触达腾讯音乐多个平台下的顶级宣推计划。
“现在短视频带火歌曲,只听片段潮流和常态,是对的吗?”基于这个疑问,创新技术团队投入大量时间,成功研发出MMatch技术,孵化出了QQ音乐商家版,解决了公播场景中音乐自动化匹配问题,并且与PDM技术一道进行场景AI分析,为不同场景智能匹配音乐。更多音乐人的创作也得以在公播场景展现,进而获得流量和价值实现。
腾讯音乐创新技术团队的思考
在腾讯音乐内部,不止一个技术团队在用新技术手段助推音乐多元化。比如在全民K歌应用的智能修音、多维打分技术,则是来自TME旗下首个音视频研究实验室——天琴实验室的研究成果。
多维打分是一套专业的歌唱评价系统,根据算法,从音准、节奏、气息、情感、技巧等多个维度对歌手演唱进行评分。不仅能让歌唱者了解自己的闪光点,还能弥补不足。2021年底,腾讯音乐联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为央视总台音乐节目《唱出我新声》提供技术支持,其中就有全民K歌的多维打分。
多维打分为《唱出我新声》提供技术支持
智能修音作为全民K歌特色功能,则是希望通过科技手段帮助普通K歌用户、尤其是五音不全的用户创作出更加悦耳的音乐作品,深入体会K歌的音乐魅力。
基于这样的愿景,团队不断投入研发,深入探索,通过不断的迭代优化,使用智能手段模拟专业调音师工作,深入打造一键修音功能,极大降低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的修音门槛。据智能修音的研发团队介绍,醉心钻研的成员们还在工作过程中形成了高效进度迭代习惯,每周迭代输出,针对阶段性成果,做测评分析与验证。同时深度讨论算法修音和人工修音的异同,并作出及时的策略型调整。比如不断打磨装饰音、颤音、滑音、转音技巧与技术细节的算法映射等。
而在技术团队的不断打磨下,智能修音的每个阶段性的优化也都获得了来自行业和用户的认可。
另外在2021年,腾讯音乐还进一步利用各种AI技术和大数据,如智能吉他谱、AI合成、翻唱识别等技术,推动AI音乐创作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腾讯音乐将这些开发思路和成果不断与行业分享,比如,“TME科技乐享季”就已举办了多期。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人工智能等技术不能代替音乐创作中最核心部分——创造力,但却可以激发创作者的灵感,降低门槛、提高创作效率,让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有机会独立创作和发行歌曲,在市场中崭露头角。
这一点,腾讯音乐最新财报中已有所体现: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末,腾讯音乐人平台入驻的独立音乐人数量达到30万。同时,越来越多的音乐人享受到了行业的发展红利。
这正是科技和音乐奇妙结合后的化学反应——过去一百年,传统唱片公司掌握着录音技术和录音制品的生产、传播和销售。如今,伴随技术发展,以及腾讯音乐等音乐平台为创作者提供宣推、孵化、版权保护、职业培训等在内一站式立体服务体系后,独立创作者、小团队都拥有了音乐生产、传播的基本能力。
像这样的化学反应,还伴随最新科技脚步在不断发生。比如,音乐数字藏品,就一定程度上革新了版权收入和粉丝经济,实现创作者、平台、消费者、投资者等生态圈内各方利益的平衡,并解决了数字确权性与永久保存性问题。
腾讯音乐也走在数字藏品新时代前沿。2021年,腾讯音乐率先在国内推出数字藏品平台,从胡彦斌二十周年黑胶《和尚》,到有声《十三邀》黑胶唱片、张楚未公开的数字磁带《山羊》,以及最新张尕怂的3D手办系列盲盒「土潮歌」,快速售罄背后,正是腾讯音乐数字藏品支持音乐人多元创作表达的同时,探索更多音乐与艺术碰撞的可能性。
03
价值升维:科技+音乐助推产业升级
如今,当5G、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新概念飞速涌现并落地,为内容产业带来颠覆式革新,音乐数字经济产业,有了前所未有的想象力。
这个想象空间到底有多大,还需要时间去验证。根据《腾讯娱乐白皮书》,2021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为790亿元——这一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很多分析公司的预测。
可以下定论的是,从长期发展角度看,无论是腾讯音乐,还是中国数字音乐产业,核心关键仍是需要拥抱变化,大力投入研发新技术,掌握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2021年6月,腾讯音乐进行了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组织架构升级,提出内容与平台“一体两翼”战略,科技创新再次成为核心驱动力之一。
对内看,这种科技力为腾讯音乐“一体两翼”的战略提供着多重保障,也让腾讯音乐业绩稳步增长,收获长期价值。
腾讯音乐付费率增长趋势
比如,在2017年腾讯音乐付费率仅为2%,2018上市时增长到4.2%,如今超过了12%。根据瑞银此前预计,腾讯音乐付费用户将在2023年和2025年分别突破1亿和1.4亿,付费率将从2020年的7.7%持续上升到2025的20%以上。在用户需求逐渐多样化、个性化背景下,付费率还能快速增加,显然离不开腾讯音乐的长期投入和探索创新。
对外看,这也是助推行业创新升级,放大产业价值的关键力量。
当下的中国经济,正转为创新驱动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
作为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数字音乐承担着自己的历史使命。毫无疑问,这也是腾讯音乐的重要使命——意味着腾讯音乐除了商业价值,还需将目标放在科技力如何转化为社会价值的履行上。
根据IFPI国际唱片业协会刚刚发布的《2022全球音乐报告》,中国音乐市场在全球的排名再次提升一位,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六,30.4%的增速更是全球区域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如果把数据拆解深入分析,很明显可以看出,这主要是由以腾讯音乐为代表的数字音乐平台所带动。
“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成本结构,提高业务运营效率,在为用户提供更优质体验的同时,以创新驱动助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在财报中,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执行董事长彭迦信如此表示。
从这个角度看,腾讯音乐未来内容、技术上的布局值得关注。无论如何,科技创新已深刻影响音乐这门艺术近百年,未来仍会以独特方式改变人们对音乐的创作、认知与发展,带来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价值升维。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