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服务器

香港资讯:巨头争相卡位,处在新生期的“汽车安全”还缺什么?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由煤气燃烧产生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

但在后来的一次汽车行进过程中撞到砖墙上,被碰得支离破碎,不过,这也成为历史上第一起汽车安全事故。

经过无数次的改良与发展,最初的三轮汽车已经进化成四轮甚至是全自动驾驶汽车,但汽车安全却是个始终无法解决的难题。

9月9日,Strategy Analytics PBCS发布最新研究报告预测,未来,汽车安全领域仍将保持高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超过800亿美元。

近几年,就国内市场而言,以“理小蔚”、比亚迪、百度等在汽车安全领域上的布局动作频频,尤其是刮起新能源造车潮后,更多企业意识到汽车安全的重要性。

行业大势所趋

经历近两个世纪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全球第二的大宗商品,其中,诞生了诸如丰田、福特、通用等无数老牌汽车厂商。

作为汽车上的重要一环,汽车安全系统同样受到重视,目前,汽车安全系统中,主要分为被动安全系统、主动安全系统,以往大众对汽车安全的认识,多停留在安全气囊、安全带等被动系统。

随着汽车的功能的完善、丰富,对汽车以及司机、乘客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硬性“安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除了安装在车辆上的被动保护项目外,当前车企纷纷也需要引入“功能安全”,为车辆配置各种主动安全系统,以确保整个车辆硬件和软件系统出现故障时,尽可能降低其中的风险,将对车辆的损害以及乘客受伤程度降至最低。

在5G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加持下,汽车也由传统燃油形式向多元化的方向延伸,特别是智能汽车的兴起,特斯拉的出现,引发了无数造车新势力的崛起,理想、小鹏、蔚来成为中国新造车行业的先行者,针对汽车安全的讨论更是引发广泛关注。

目前,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前方碰撞警告、自动紧急制动以及驾驶员嗜睡检测系统等系统,已经是智能汽车的标配功能,这些功能在燃油汽车上也很常见。在IIHS的一项研究测试显示,前方碰撞警告、自动紧急制动等主动安全系统能够有效减少碰撞事故的发生。

为了加强智能汽车的安全管理,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从保障措施、规范软件在线升级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产品安全等11项具体措施。

目的就是为了坚持在发展智能汽车大方向不变的背景下,对智能汽车安全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丰富、完善汽车安全系统是必然趋势。

汽车安全系统的不断完善,一定程度上是一家车企以及研发机构自身技术、实力的体现,但这仅是意义。

透过现象看本质,更深层次的是作用在汽车、驾驶人员以及乘车人员自身,保障乘车人员的安全问题才汽车安全系统的根本所在,原则上来讲也应该是车企及机构的最终目的。

巨头卡位“蓝海”赛道

了解汽车安全系统是必然趋势之后,其实也不难理解行业把触角向主动安全系统这一领域延伸,被动安全系统是汽车紧急状态下的最后一道防线,无法起到主动干预的措施,但主动安全系统却是提前预判以及降低伤害的关键。

今年初,美国权威杂志《美国消费者报告》公布了目前主流的主动安全系统,主要包括FCW、AEB、LKA、BSW、ACC、ADAS等。

巨头争相卡位,处在新生期的“汽车安全”还缺什么?

资料来源:《美国消费者报告》

作为实际反馈者,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以及互联网玩家也将触角伸向这一领域,也衍生出许多细分的产业。

目前,主流传统车企中,几乎都涵盖了主流的主动安全系统,《美国消费者报告》对近40家品牌主要车型的主动安全系统进行了总结,其中,被称为“移动堡垒”的沃尔沃所有在售车型中,主动安全系统成为标配,其他车企,诸如本田、丰田等车型也进行配置或选配。

而在造车新势力、互联网玩家云集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汽车安全系统也一直是个无法停止讨论的话题,国内“造车三傻”小鹏、理想、蔚来已经从ADAS转向了自动驾驶等更为安全的辅助驾驶系统,百度、小米等也在汽车安全智能驾驶领域有所研究。

Canalys 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 Chris Jones 表示,“鉴于大多数事故源于司机的分心或操作不当,在新车中加入 ADAS 功能将有益于道路安全,减少事故,降低死亡人数。”

巨头争相卡位,处在新生期的“汽车安全”还缺什么?

图源:canalys

根据 Canalys预测,规模经济将降低ADAS传感器价格,到2025年约有30%的在用汽车能配备ADAS功能,2030年将增加到约为50%,这也是玩家以及新入局者伸出触角的关键所在。

无论是传统安全领域,还是其他车辆系统域日益增长的功能安全需求,都将转化为日益增长的半导体机遇,这也将推动半导体市场的发展。

国外像英飞凌、onsemi、NXP、Renesas、等半导体企业已经在相关半导体领域深耕许久,利用现有优势扩大基础客户的影响力;国内,中芯国际、美亚柏科、比亚迪半导体、紫光集团等经营范围涵盖相关汽车半导体的企业也在发力。

前不久,比亚迪半导体恢复上市进程审核,其目的也是加大对车规级IGBT领域的研发投入。

目前,半导体行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在2020年至2025年期间,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增长247%,一些头部半导体公司,诸如Rohm、STMicroelectronics、Texas Instruments等也将利用差异化优势扩大现有客户的影响力,开拓新的机遇。

任重而道远

尽管汽车安全系统以及半导体行业展现出不错的发展势头,国家频繁推出利好的政策加强车企对汽车安全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安全把控。

但从“吉普自由光”事件至今也才有6年时间,整个行业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智能车联网、智能化,仍位于发展初期。

对比美国、德国、日本等欧美发达国家及地区,我国汽车安全系统还处在相对初期的阶段,即便是近些年国家大力发展汽车智能化以及基础相关产业,但半导体以及智能化并不是一日能成的。

从传统车企上便能看出这一点,主流汽车品牌中具备标配或选配的主流主动安全系统,几乎是本田、丰田、BBA等国外品牌,尽管国内传统车企已经标配部分安全系统,但许多安全系统都需要选配。

作为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实际落地,ADAS、智能化以及半导体行业也面临诸多难点。

一方面,面临数据泄露问题以及数据安全问题。这个主要是针对新能源汽车,作为新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但在迅猛发展的同时,智能联网汽车的数据安全也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数据安全带来的问题极可能影响车联网系统甚至是汽车安全的运行状态。

今年,特斯拉Model S就被黑客远程入侵,控制了车辆终端系统,通过存在的漏洞打开车门将车开走,此外还能向Model S发送命令,在车辆正常行驶中突然关闭系统引擎,这也极易影响汽车安全。

另一方面,国内半导体行业仍需向上突破。对于智能汽车而言,芯片至关重要,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半导体行业,许多头部公司确实是国外企业,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国际上最先进的还是Intel、台积电及三星,其次是Globalfoundries格芯、联电等公司。

尽管国内大陆厂商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入围国际半导体厂商TOP10榜单,但据数据显示,这两家的总份额加起来也仅为6.6%,在全球的影响力有限。

此外,行业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来讲,也需要依仗相关政策的出台。在发展智能汽车的同时,安全问题依旧是第一位,智能汽车数据安全是车联网发展道路上的重中之重。

目前,针对智能汽车的有关意见、公告不断发布实施,年初至今,工信部就发布了多项有关智能汽车的规定,目的就是为了规范化智能汽车系统的市场发展。

汽车安全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行业以及用户而言,都是一种切实的保障,尽管各大车企已经具备主流的主动安全系统,但仍在不断努力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

实际落地的半导体行业,在不断发力的道路上奔走,作为处在起步阶段的领域,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这也是车企以及产业上下游企业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文章来源:新工业洞察。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